第304章 :诗篇未老,不负青春
简单布置的病房中,钱老近来托人带的资料,堆积如山的垒在病床旁。
钱老喝了一口水后,精神头明显好了许多。
“临时装备【玻璃杯】:23:45:12”
“此容器内承载的水,可恢复使用者体力、精力,效果随饮用时状态而变化,满态时无效,筋疲力尽时每满口可恢复3%(弱化),会额外消耗体内热量。”
这自然是翟达用魔法书构建的临时装备,但效果有些超出了翟达的预料,他自己也试过,没什么太大反应,温和的过头了,所以才敢给钱老“加料”。
翟达突然想到:也许这副衰老的躯体,原本就无时无刻处于“极度疲惫”的状态。
钱老又喝了一口:“小翟,我们继续讨论未来好像我们的造车能力不错?那这个部分又是如何发展起来的?”
翟达坐在钱老病床旁,强调道:“钱老,只是软科幻里的世界观罢了,您说的好似我未卜先知似的。”
钱老一愣:“当然聊的是世界观啊,怎么会想到别处去?”
翟达心说也对啊,自己多此一举了
于是装模作样的从背包里翻腾了片刻,拿出了一张拍立得。
上面是插混式新能源车的结构草图,他之前为了避免反复上厕所显得自己三金片吃多了一样,提前用【留念拍立得】从后脑拍下了许多东西。
但这张并非来自于后世的记忆,他也记不了那么清楚,而是来自于之前对【机械核心】的自我研究。
“技术发展可以抽冷子来一下,但产业发展必然有脉络,无人机是这样,汽车也是”
“排除掉那些装饰性的东西,最核心的还是动力系统,所以小说中,我觉得汽车技术革新会是朝着这个方向进步”
“那你为什么觉得是电能而不是氢能呢?”
“人类对电的开发都多少年了,氢能直接民用?得费多少功夫?怎么想都是错误的技术路线,而且电能汽车还能反哺其他领域突破,什么东西不用电?”
翟达按图索骥,将这些认知,以回溯的方式合理化,讲述给钱老听。
每每谈至关键点,居然有一种和小翟不谋而合的感觉。
他却不知,许多事情,并非和小翟不谋而合,而是他的思绪,早已经命中了未来。
两人又开始第二轮头脑风暴。
钱老在可喝几口水后,精神头愈发的好,或者说近几年都没这么好过。
他的声音不再那么颤颤巍巍,他的中气越来越足,思维也越来越敏捷。
整的翟达都有些害怕了
喝多了不会出问题吧?
诚然系统描述没有什么负面作用,但这毕竟是一个98岁的老人肉眼可见的精神起来,真的没问题么?
哪怕没副作用,喝多了电解质也失衡啊!
【玻璃杯】端起又放下,护工还来添加了两次,钱老不知道第几次拿起水杯的时候,翟达终于伸手拦住了。
“钱老水喝多了也不好会中毒,您要是真渴了喝瓶六个核桃吧”
钱老一愣,确实莫名其妙喝了一肚子水也就放下了。
小小的病房中,一老一少谈天说地,思维完全发散,好似有聊不完的话题。
从一开始讨论小说里的“世界观”,到当下现实中的一些技术突破,从小说里对未来国际局势的想象,到现在思潮上的一些困境。
钱老许久没和人说这么多话了,关键是身体也不允许。
今日钱老真的感觉酣畅淋漓。
仿佛回到了自己八十岁的时候,状态出奇的好。
蒋奶奶这次绝对算是纵容,一个人在外面的沙发上看电视,心里担忧不已,却没有进来打搅。
从晚饭后的七点多,一直到接近十一点,钱老终于有了“累”的感觉。
他觉得今天差不多该结束了
他从一个优秀的年轻人口中,听到了这个时代人的畅想。
也从镜花水月中的未来里,看到了一点欣慰。
但思想的天马行空,最终会需要回落到这张病床上,最终警告着他。
该到此为止了。
只是他不想就结束的这么突兀,翟达身上的朝阳之气,扫去他身上的沉沉暮气。
他突然,想要更浪漫的终止这次谈话。
就如同李先生之“青春”。
俾以青年纯洁之躬…永续青春之生涯,致我为青春之我。
终老不负。
“小翟,把灯关了。”
翟达一愣,以为自己听错了。
钱老只是温和的笑着,眼中透露出青春灵动,又重复了一遍。
翟达点点头,关上了灯。
一时间,钱老的病房陷入了一片黑暗,眼睛尚未适应时,房间里唯一亮光的地方,是那台生命体征检测仪。
和窗外一轮明月。
黑暗中,钱老望着明月,看的出神。
“小翟,你对航天感兴趣么?”
翟达思索了片刻,诚恳的摇了摇头。
“至少目前不,对我来说有些遥远。”
不知为何,听到“航天”二字,翟达总觉得无法提起兴趣,仿佛天然就绝缘一般。
“那对什么感兴趣?你构建了一个有趣的世界观,这些必然都来自于你自己的奇思妙想,我猜猜?无人机?”
翟达依旧摇了摇头。
很奇怪,好像也没太大感觉但比航天好一些。
钱老点点头,不再纠结这个话题,轻声说道:“那听听我的故事?”
翟达点点头
“我从小被人称为聪慧,三岁能背诗百首、写些稚嫩文章、心算加减乘除但我最感兴趣的,其实是那片天空”
“任何学业,对我来说都很简单,父亲怕我顽劣,让我学音乐我就学音乐,让我学英语就学英语我每天很早完成功课,就为了能晚上捉摸自己的事情,我觉得地上的事儿啊烦心”
“每每听见哪里打仗了,哪里饥荒了那种无力感,折磨着那代人的每个有志青年,仿佛这片大地上无处不是血色与疾苦,而天上的事儿,宁静又高远,有无限的魅力。”
钱老的语速不快,双眼比翟达更先一步适应黑暗,看着窗外的夜空,渐渐有了些许星辰。
这片区域不算繁华,光污染没那么严重。
在他模糊的视线中,那几个星星点点是如此明晰,明晰在心中而非眼中。
跨过近一个世纪,他依然能迅速判断出这些星辰的名字。
“三十年代时,大洋彼岸传来消息,说美国人发明了火箭,当时我看到报纸颇为不服气,因为我从小就听说火箭,为何却是美国人发明的?《武备志》里的‘火龙出水’,不就是二级火箭么?”
“那时报纸语焉不详,我就自己异想天开,设计了所谓的火箭,还计算了燃料模拟后来被刊登在当时的《浙省青年报》上,引来许多人嘲笑中国人,饭都吃不饱,老想着好高骛远。”
“那几十年,人类科技快速爆发,我怀揣着对宇宙的幻想,去往美国留学,一年拿到硕士、四年拿到博士,那时的博士真的是已经走到了已知科学的边缘,我放眼望去皆是未知,但豪情壮志觉得此生必能踏足宇宙成就那最浪漫的事业。”
“仿佛征服宇宙,是人类的天命。”
“但后来但后来我意识到这人啊咳咳咳!”
一阵咳嗽声中,翟达下意识握住了钱老的手。
枯瘦、干瘪皮薄如透光。
翟达的双眼也渐渐适应了黑暗,看到了钱老的表情。
从怀念和豪情,变成了温暖和浪漫。
钱老拍了拍翟达的手。
宽大、温暖、有生命力。
“我终于意识到这人啊,终究是脚下,要重过天空。”
“宇宙虽好,可填不饱肚子,活不了性命我钱学森不能一辈子仰头看天,却忘记了自己是从哪里来的。”
“这片土地上有那么多焦土,山河尚且待须重整,去管那星辰作甚从古至今,‘离去’永远称不上浪漫。”
“‘归来’才是。”
“你说你对航天不感兴趣,也许也是一件好事,你便能将自己的才情,都用在地上的人儿身上。”
翟达赶紧道:“钱老我哪有什么才情我只是一个,幸运儿罢了。”
钱老的认可,很大程度来自于自己的“先知”,他不想窃据这份重视。
钱老笑了,摇摇头:“你那些奇思妙想,不正是证明了有着优秀的判断力么?幸运是才情,先见之明也是,路是人走的,无所谓先迈出哪只脚。”
钱老从窗外稀疏的星辰收回目光,其实他看不清。
目光转向翟达,其实又看得清。
这分明就是曾经的自己嘛~
明月皎皎,古人迟暮望今人,远星烁烁,灯火阑珊照归程。
他此生如此浪漫,到终止符时,突然也想不负青春。
浪漫的终止,不在于尾声。
而在于回响。
钱老反扣住翟达的手,温和的说道:“小翟你很好,很优秀,要不要,做我钱学森的学生?”
他下意识看向了病床旁的笔记本。
“和我一起,再做一次研究?也许是这辈子最后一次了”
斯则人类之寿,虽在耄耋之年,而吾人苟奋自我之欲能,又何不可返于无尽青春之域
而奏起死回生之功也。
——《青春》
钱老喝了一口水后,精神头明显好了许多。
“临时装备【玻璃杯】:23:45:12”
“此容器内承载的水,可恢复使用者体力、精力,效果随饮用时状态而变化,满态时无效,筋疲力尽时每满口可恢复3%(弱化),会额外消耗体内热量。”
这自然是翟达用魔法书构建的临时装备,但效果有些超出了翟达的预料,他自己也试过,没什么太大反应,温和的过头了,所以才敢给钱老“加料”。
翟达突然想到:也许这副衰老的躯体,原本就无时无刻处于“极度疲惫”的状态。
钱老又喝了一口:“小翟,我们继续讨论未来好像我们的造车能力不错?那这个部分又是如何发展起来的?”
翟达坐在钱老病床旁,强调道:“钱老,只是软科幻里的世界观罢了,您说的好似我未卜先知似的。”
钱老一愣:“当然聊的是世界观啊,怎么会想到别处去?”
翟达心说也对啊,自己多此一举了
于是装模作样的从背包里翻腾了片刻,拿出了一张拍立得。
上面是插混式新能源车的结构草图,他之前为了避免反复上厕所显得自己三金片吃多了一样,提前用【留念拍立得】从后脑拍下了许多东西。
但这张并非来自于后世的记忆,他也记不了那么清楚,而是来自于之前对【机械核心】的自我研究。
“技术发展可以抽冷子来一下,但产业发展必然有脉络,无人机是这样,汽车也是”
“排除掉那些装饰性的东西,最核心的还是动力系统,所以小说中,我觉得汽车技术革新会是朝着这个方向进步”
“那你为什么觉得是电能而不是氢能呢?”
“人类对电的开发都多少年了,氢能直接民用?得费多少功夫?怎么想都是错误的技术路线,而且电能汽车还能反哺其他领域突破,什么东西不用电?”
翟达按图索骥,将这些认知,以回溯的方式合理化,讲述给钱老听。
每每谈至关键点,居然有一种和小翟不谋而合的感觉。
他却不知,许多事情,并非和小翟不谋而合,而是他的思绪,早已经命中了未来。
两人又开始第二轮头脑风暴。
钱老在可喝几口水后,精神头愈发的好,或者说近几年都没这么好过。
他的声音不再那么颤颤巍巍,他的中气越来越足,思维也越来越敏捷。
整的翟达都有些害怕了
喝多了不会出问题吧?
诚然系统描述没有什么负面作用,但这毕竟是一个98岁的老人肉眼可见的精神起来,真的没问题么?
哪怕没副作用,喝多了电解质也失衡啊!
【玻璃杯】端起又放下,护工还来添加了两次,钱老不知道第几次拿起水杯的时候,翟达终于伸手拦住了。
“钱老水喝多了也不好会中毒,您要是真渴了喝瓶六个核桃吧”
钱老一愣,确实莫名其妙喝了一肚子水也就放下了。
小小的病房中,一老一少谈天说地,思维完全发散,好似有聊不完的话题。
从一开始讨论小说里的“世界观”,到当下现实中的一些技术突破,从小说里对未来国际局势的想象,到现在思潮上的一些困境。
钱老许久没和人说这么多话了,关键是身体也不允许。
今日钱老真的感觉酣畅淋漓。
仿佛回到了自己八十岁的时候,状态出奇的好。
蒋奶奶这次绝对算是纵容,一个人在外面的沙发上看电视,心里担忧不已,却没有进来打搅。
从晚饭后的七点多,一直到接近十一点,钱老终于有了“累”的感觉。
他觉得今天差不多该结束了
他从一个优秀的年轻人口中,听到了这个时代人的畅想。
也从镜花水月中的未来里,看到了一点欣慰。
但思想的天马行空,最终会需要回落到这张病床上,最终警告着他。
该到此为止了。
只是他不想就结束的这么突兀,翟达身上的朝阳之气,扫去他身上的沉沉暮气。
他突然,想要更浪漫的终止这次谈话。
就如同李先生之“青春”。
俾以青年纯洁之躬…永续青春之生涯,致我为青春之我。
终老不负。
“小翟,把灯关了。”
翟达一愣,以为自己听错了。
钱老只是温和的笑着,眼中透露出青春灵动,又重复了一遍。
翟达点点头,关上了灯。
一时间,钱老的病房陷入了一片黑暗,眼睛尚未适应时,房间里唯一亮光的地方,是那台生命体征检测仪。
和窗外一轮明月。
黑暗中,钱老望着明月,看的出神。
“小翟,你对航天感兴趣么?”
翟达思索了片刻,诚恳的摇了摇头。
“至少目前不,对我来说有些遥远。”
不知为何,听到“航天”二字,翟达总觉得无法提起兴趣,仿佛天然就绝缘一般。
“那对什么感兴趣?你构建了一个有趣的世界观,这些必然都来自于你自己的奇思妙想,我猜猜?无人机?”
翟达依旧摇了摇头。
很奇怪,好像也没太大感觉但比航天好一些。
钱老点点头,不再纠结这个话题,轻声说道:“那听听我的故事?”
翟达点点头
“我从小被人称为聪慧,三岁能背诗百首、写些稚嫩文章、心算加减乘除但我最感兴趣的,其实是那片天空”
“任何学业,对我来说都很简单,父亲怕我顽劣,让我学音乐我就学音乐,让我学英语就学英语我每天很早完成功课,就为了能晚上捉摸自己的事情,我觉得地上的事儿啊烦心”
“每每听见哪里打仗了,哪里饥荒了那种无力感,折磨着那代人的每个有志青年,仿佛这片大地上无处不是血色与疾苦,而天上的事儿,宁静又高远,有无限的魅力。”
钱老的语速不快,双眼比翟达更先一步适应黑暗,看着窗外的夜空,渐渐有了些许星辰。
这片区域不算繁华,光污染没那么严重。
在他模糊的视线中,那几个星星点点是如此明晰,明晰在心中而非眼中。
跨过近一个世纪,他依然能迅速判断出这些星辰的名字。
“三十年代时,大洋彼岸传来消息,说美国人发明了火箭,当时我看到报纸颇为不服气,因为我从小就听说火箭,为何却是美国人发明的?《武备志》里的‘火龙出水’,不就是二级火箭么?”
“那时报纸语焉不详,我就自己异想天开,设计了所谓的火箭,还计算了燃料模拟后来被刊登在当时的《浙省青年报》上,引来许多人嘲笑中国人,饭都吃不饱,老想着好高骛远。”
“那几十年,人类科技快速爆发,我怀揣着对宇宙的幻想,去往美国留学,一年拿到硕士、四年拿到博士,那时的博士真的是已经走到了已知科学的边缘,我放眼望去皆是未知,但豪情壮志觉得此生必能踏足宇宙成就那最浪漫的事业。”
“仿佛征服宇宙,是人类的天命。”
“但后来但后来我意识到这人啊咳咳咳!”
一阵咳嗽声中,翟达下意识握住了钱老的手。
枯瘦、干瘪皮薄如透光。
翟达的双眼也渐渐适应了黑暗,看到了钱老的表情。
从怀念和豪情,变成了温暖和浪漫。
钱老拍了拍翟达的手。
宽大、温暖、有生命力。
“我终于意识到这人啊,终究是脚下,要重过天空。”
“宇宙虽好,可填不饱肚子,活不了性命我钱学森不能一辈子仰头看天,却忘记了自己是从哪里来的。”
“这片土地上有那么多焦土,山河尚且待须重整,去管那星辰作甚从古至今,‘离去’永远称不上浪漫。”
“‘归来’才是。”
“你说你对航天不感兴趣,也许也是一件好事,你便能将自己的才情,都用在地上的人儿身上。”
翟达赶紧道:“钱老我哪有什么才情我只是一个,幸运儿罢了。”
钱老的认可,很大程度来自于自己的“先知”,他不想窃据这份重视。
钱老笑了,摇摇头:“你那些奇思妙想,不正是证明了有着优秀的判断力么?幸运是才情,先见之明也是,路是人走的,无所谓先迈出哪只脚。”
钱老从窗外稀疏的星辰收回目光,其实他看不清。
目光转向翟达,其实又看得清。
这分明就是曾经的自己嘛~
明月皎皎,古人迟暮望今人,远星烁烁,灯火阑珊照归程。
他此生如此浪漫,到终止符时,突然也想不负青春。
浪漫的终止,不在于尾声。
而在于回响。
钱老反扣住翟达的手,温和的说道:“小翟你很好,很优秀,要不要,做我钱学森的学生?”
他下意识看向了病床旁的笔记本。
“和我一起,再做一次研究?也许是这辈子最后一次了”
斯则人类之寿,虽在耄耋之年,而吾人苟奋自我之欲能,又何不可返于无尽青春之域
而奏起死回生之功也。
——《青春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