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7章 小乘 大乘!论道!佛俯首!
第327章小乘大乘!论道!佛俯首!
“放肆!”
苏长卿话落瞬间,迦叶已然怒火滔天,呵斥出声,
“你是何身份,岂敢和我‘佛’如此说话!”
此时不仅是迦叶,灵山所有佛修全部怒目而视。
好似苏长卿犯下了天大的罪过。
苏长卿闻言平静开口道:“佛讲众生平等,还要看身份不成?”
“既是平等,为何‘佛’如此特殊?”
“真正的佛,是助众生脱离苦厄,而不是制造苦难。”
“佛者,应有大胸怀,大志向,心怀众生者,方为‘我’心中之佛!”
这几乎推翻佛门教义的话,让在场所有佛修皆面露怒火和震撼。
他们为苏长卿冒犯‘佛’而愤怒。
可又因为苏长卿所说的‘佛’而震撼。
他们想要反驳,可最后却找不到反驳的理由。
阿弥陀佛的佛狭隘吗?
那是必然的!
因为普天之下,除了阿弥陀佛外,没有第二个人可以成佛。
这一点,从无尽岁月中,佛教从未有人成帝便可看出。
阿弥陀佛的佛,太独了。
而苏长卿的佛,则太大了,大到众人想都不敢想。
“众生皆为佛?”
“那岂不是真正的佛国?”
灵山上,一名刚进入不久的沙弥呢喃出声。
而也正是这句话,让一直沉思的阿弥陀佛浑身一震,眼中瞳孔紧缩。
“佛国。”
“那才是真正的佛国吗?”
佛国,是阿弥陀佛修道至今一生的追求。
他本以为,想要成立佛国,唯有‘度化’众生。
以自身之力,威压万界,让佛光照耀天地每一个角落。
废除天下万法,独尊佛道,当万族皆修佛道之时,便是佛国成立之际。
这是阿弥陀佛唯一能想到的。
或者说,他修行的佛道‘真意’只有这一个办法可以做到。
然而。
今日一个小沙弥的话,让他如遭雷击,呆立在原地。
佛国,原来还有一种可能去实现。
那便是.众生皆佛!
他的佛道,是威压诸天,佛光普照,建立佛国。
而苏长卿所言,却是人人成佛,那时根本不用建立佛国,佛国却自行成立。
这两者,有着本质的区别。
一个威压,一个自愿,高下立判。
不说修为境界,单说教义和佛道真谛,阿弥陀佛几乎完败。
“狭隘.”
阿弥陀佛低喃自语。
这句话,当初炎也曾对他说过。
但当时的他,已经被自己‘佛国’的巨大抱负所淹没,全然听不进去。
可今日,当那类似‘炎’的人,再次说出此话,他却有了全新的感受。
此时不仅是他,就连一旁的陷仙、绝仙两人,看向苏长卿的目光都闪烁惊色。
“他对佛的理解.竟和炎一般无二。”
陷仙失神低喃,“绝仙,他真的不是炎吗?”
绝仙没有说话,只是紧紧的看着苏长卿。
可半晌过后,他无力一叹道:“不知道,除非四剑合一,成就‘古’之巅峰。”
“不然,他身上纠葛的因果,会屏蔽一切。”
陷仙不再说话,只是看向对面的阿弥陀佛。
此时不管苏长卿是不是炎,都不重要了。
重要的是,苏长卿是否可转变阿弥陀佛的想法。
若是能让阿弥陀佛改变,那大陆将会有一位强到恐怖的伙伴。
可若不能
那未来的决战,可能便不仅仅是邪魔了。
……
“长卿,你激怒他干嘛?”
“此人很危险,咱们不如就此离开。”
看到苏长卿这冒险之举,武九龄忍不住传音开口。
“老师,西域对我很重要。”
“我的法,需要传道众生,借众生之力,完善自身法则。”
苏长卿无奈道:“新法的传承太难,只有推翻一方道统,我的法才可令人接受。”
“西域,这是我唯一的机会。”
他当然知道阿弥陀佛很强,若无必要,他也不想招惹对方。
可他前行的路,涉及道统之争,而他本身便有‘大乘佛法’教义在身。
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若是错过,他还不知道要等多久。
因此,即便知道危险,他也要试一试!
“新法?传道众生?”
武九龄闻言眼中露出震撼。
他还是第一次知道,苏长卿要走的路。
更为对方道路的艰难,而感到骇然。
何为新法?
天下三千大道相同,但修炼方法不一样。
新法,便是要推翻‘神体、神灵、神相、神法、神则’这一条完整掌控法则的体系。
苍炎大陆修行至今,这套体系已经根深蒂固,几乎没人能动摇。
如今若是新法出现,那和异端没什么两样,甚至比邪魔还要可怕!
因为,这是在动摇大陆的修行根基!
天下所有道统,没人会同意此事!
“传道众生,还要推行新法”
武九龄苦笑呢喃,“这是一条死路啊,你如何能走的通?”
“除非.”
不知想到了什么,武九龄眸光一闪,转头看向远方天地。
“除非.有一片.新的天地。”
想到这武九龄看了苏长卿一眼,而后垂眉沉思起来。
……
天地一片安静,阿弥陀佛静立良久,而后一步来到苍穹之上盘膝坐下。
他平静的目光看向苏长卿,“可否赐教?”
此话落下,灵山、西域无尽佛修,无不骇然色变。
这是要.论道?
堂堂阿弥陀佛,众佛之祖,竟要和一名区区神法境小修士论道?
这一幕,别说是西域佛修,就算是苏南和武九龄等人都面露惊色。
“长卿.还会佛法?”
苏南忍不住问道。
“应该.会吧。”
武九龄不确定的呢喃道:“当初在小仙宗,佛峰峰主给过长卿不少佛门秘籍。”
一旁的苏南和在场众人闻言都是嘴角微抽。
拿佛峰峰主给的秘籍.去和佛祖论道?
这怎么看都感觉不靠谱,怕是那峰主亲自来了,见到阿弥陀佛都得跪下。
“看看吧,情况不对,管他是什么佛不佛祖,打了再说!”
苏南眼神一狠,握紧了手中长枪。
大苍枪闪烁幽暗光芒,似乎随时准备爆射而去。
……
上空,阿弥陀佛和苏长卿两人相对而坐。
两人的形象有着天大的差距。
阿弥陀佛所在身后,佛光氤氲如汪洋大海,如身负金轮佛光普照。
而苏长卿所在清风云淡,没有丝毫出奇。
西域无尽佛修全部瞩目,看向苏长卿的目光中有不屑、有怒火。
“敢和佛祖论道,不知死活!”
这似乎是大多佛修的心中所想。
‘佛’之一字在西域,比天地还要重。
然而,相比于其他佛修的轻视,阿弥陀佛却没有任何大意。
他修整衣衫,神情平静肃穆,看向苏长卿的目光如看一位同等的存在。
“道有万千,佛却只有一个,我的佛,乃是阿弥陀佛。”
论道,讲法,第一句话便是阐述跟脚家门。
可以看出,阿弥陀佛对此次论道十分重视。
“道无穷,法无尽,佛本是道,又何来只有‘佛一人’之说?”
苏长卿盘膝而坐,似乎丝毫没有受到‘阿弥陀佛’境界、身份的影响。
他姿态轻松惬意,神色无悲无喜,好似是在面对一个平等的生灵,含笑开口,
“一个人的佛,路太窄,只得小乘。”
“而众生皆佛,才是堂皇大道,此谓大乘!”
此时下方,西域无尽佛修都在仰望那论道的两尊.佛。
而谁也没想道,这才刚刚开始,阿弥陀佛便落了下风。
一个小乘一个大乘,自佛的根源跟脚说起,便有了差距。
然而,修佛无数岁月的阿弥陀佛,可不会如此便动摇心中坚持。
他缓缓开口,如真佛诵经讲道:
“我之佛法,以四圣谛为根,苦、集、灭、道,让众生认清世间疾苦,知晓苦之根源。”
“从而斩断烦思,证得阿罗汉果味,勘破生死轮回,得以超脱。”
苏长卿识海翻滚,古老的记忆一一涌现,
“佛者,不为自身求安乐,但愿众生得离苦。”
“菩萨发菩提心,行六度万行,历经无数劫,助众生皆成佛,入红尘、勘生死、助世人,方乃大乘!”
下方佛修无数,他们本对阿弥陀佛有着绝对的信心和虔诚。
可当苏长卿话音落下,无数佛修却呆立当场。
不为自身求安乐,但愿众生得离苦.
佛门常说,我佛慈悲,可若慈悲具像,似乎.大乘佛法才是真正的慈悲为怀。
而小乘的慈悲,是只有对自己,对佛的慈悲。
这一刻,‘狭隘’‘小乘’几个字眼,让众人有了新的体会。
“个人超脱已不易,普度众生何其难?”
“为何不专注自身,待自身解脱,再去度化他人?”
阿弥陀佛神色中带着不解,说是再论道,却更多的像是再询问,渴求一个答案。
“你又如何知,度化他人,不是自身的修行?”
苏长卿的一句话,让阿弥陀佛顿时愣在了原地。
“入红尘,勘万劫,助世人、得正果。”
“你相助的每个人,化解的每一个劫难,自己难道不是在经历吗?”
“你助众生,众生助你,那经历的每一个劫难,难道不是你在勘破自己心魔,磨砺自己的修行?”
苏长卿看向阿弥陀佛,双手合十笑道:
“佛应着眼众生,而不是自身一隅。”
“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,佛的心胸应该宽阔无际,慈悲世人。”
嗡!
苏长卿的话似乎蕴含天道至理。
本身无异象的他,身后倏然浮现一缕缕无比精纯的佛意。
那些佛意幻化无尽生灵,落在苏长卿身后,一个个双手合十,面带感激。
西域无数佛修见到这一幕都是一愣。
那些虚幻的身影中,有很多他们熟悉的存在。
那是在追寻佛的道路上,被西域金沙吞噬的苦行之人。
今日苏长卿的佛道真理,让他们彻底清醒,明白了什么才是佛。
以往,西域大地上的苦行僧,一个个虽然虔诚,但都是面露悲苦。
而如今,苏长卿身后的僧人同样虔诚。
可神色中弥漫的,却没有丝毫苦涩,反而是充满恬静、安宁的笑容。
灵山上诸多高僧见到这一幕都呆在了原地。
为何踏上西域的苦行之人,大多面色悲苦?
因为那些人,正因为遇到了各种‘劫’,才来佛门寻找超脱,解救之法。
可灵山是怎么做的?
他们并未帮助任何一人,反而以无尽沙海作为考验。
在众生‘劫’之上,又增加了诸多苦难。
因为佛说过,只有勘破苦难,认知苦难,才可超脱出去。
以往佛修对此视为至理,坚信不疑。
可如今看到苏长卿身后,那一缕缕执念化为的精纯佛意。
他们脑海倏然升起一个可怕的念头。
佛.真的就是对的吗?
真正的佛,不应该是像苏长卿说讲那样,救助世人,以慈悲为怀吗?
大乘佛法,入世救人,以身应劫,磨砺己身,利己利他。
小乘佛法,认知苦难,制造苦难,勘破苦难,损人利己。
这两者的目的都是超脱,都是成佛。
可一个是狭隘的自身佛,一个是救助世间的众生佛。
两者.谁才是对?
西域无数佛修鸦雀无声,他们心中对于‘佛’的理念。
多年来第一次受到剧烈的冲击。
而这一点,也被阿弥陀佛清晰感知到。
苏长卿的佛道之言,已经动摇了他的根本。
换做他人,早已就地格杀,怎还会继续论道?
然而,阿弥陀佛却好似没有察觉一般,依旧在垂眉沉思。
他在理解大乘佛法的奥义,和自己说修的小乘佛法一一应对。
“众生根性不一,善恶难辨,又该如何度化?”
“当以慈悲为怀,以智为引,以佛法精妙义理点化。”
“小乘佛法注重持戒,严守戒律条纹,此法可对?”
“持戒自无不可,但更应以菩提心为根,只要发心纯正,也当为大成”
阿弥陀佛和苏长卿两人高坐天穹,精讲佛法奥义。
不过,两人的话自一开始的论道,慢慢成为阿弥陀佛的请教。
苏长卿精妙的佛法奥义令西域佛国震荡,直至最后,一颗巨大的菩提古树,浮现在其身后。
浩瀚的佛韵冲天,苏长卿的声音逐渐好大。
他自开始的风轻云淡,一直到如今,好似成为真正的佛。
此次论道讲了好久,转眼三天而过。
这时的苏长卿佛光冲天,造化玉碟上的‘佛’道法则,早已不知何时走到了圆满。
而对面的阿弥陀佛,脸上的神色很复杂。
有喜、有怨、有不甘、有犹豫,两种佛法真意,不断自他心底交织碰撞。
当过了良久,阿弥陀佛才悄然起身。
他看向苏长卿,双手合十躬身而拜,“讲道之恩,铭记于心。”
以前阿弥陀佛一直不懂,炎所说的走错了路,到底错在了哪儿。
而如今.
他彻底明白了!
(本章完)
“放肆!”
苏长卿话落瞬间,迦叶已然怒火滔天,呵斥出声,
“你是何身份,岂敢和我‘佛’如此说话!”
此时不仅是迦叶,灵山所有佛修全部怒目而视。
好似苏长卿犯下了天大的罪过。
苏长卿闻言平静开口道:“佛讲众生平等,还要看身份不成?”
“既是平等,为何‘佛’如此特殊?”
“真正的佛,是助众生脱离苦厄,而不是制造苦难。”
“佛者,应有大胸怀,大志向,心怀众生者,方为‘我’心中之佛!”
这几乎推翻佛门教义的话,让在场所有佛修皆面露怒火和震撼。
他们为苏长卿冒犯‘佛’而愤怒。
可又因为苏长卿所说的‘佛’而震撼。
他们想要反驳,可最后却找不到反驳的理由。
阿弥陀佛的佛狭隘吗?
那是必然的!
因为普天之下,除了阿弥陀佛外,没有第二个人可以成佛。
这一点,从无尽岁月中,佛教从未有人成帝便可看出。
阿弥陀佛的佛,太独了。
而苏长卿的佛,则太大了,大到众人想都不敢想。
“众生皆为佛?”
“那岂不是真正的佛国?”
灵山上,一名刚进入不久的沙弥呢喃出声。
而也正是这句话,让一直沉思的阿弥陀佛浑身一震,眼中瞳孔紧缩。
“佛国。”
“那才是真正的佛国吗?”
佛国,是阿弥陀佛修道至今一生的追求。
他本以为,想要成立佛国,唯有‘度化’众生。
以自身之力,威压万界,让佛光照耀天地每一个角落。
废除天下万法,独尊佛道,当万族皆修佛道之时,便是佛国成立之际。
这是阿弥陀佛唯一能想到的。
或者说,他修行的佛道‘真意’只有这一个办法可以做到。
然而。
今日一个小沙弥的话,让他如遭雷击,呆立在原地。
佛国,原来还有一种可能去实现。
那便是.众生皆佛!
他的佛道,是威压诸天,佛光普照,建立佛国。
而苏长卿所言,却是人人成佛,那时根本不用建立佛国,佛国却自行成立。
这两者,有着本质的区别。
一个威压,一个自愿,高下立判。
不说修为境界,单说教义和佛道真谛,阿弥陀佛几乎完败。
“狭隘.”
阿弥陀佛低喃自语。
这句话,当初炎也曾对他说过。
但当时的他,已经被自己‘佛国’的巨大抱负所淹没,全然听不进去。
可今日,当那类似‘炎’的人,再次说出此话,他却有了全新的感受。
此时不仅是他,就连一旁的陷仙、绝仙两人,看向苏长卿的目光都闪烁惊色。
“他对佛的理解.竟和炎一般无二。”
陷仙失神低喃,“绝仙,他真的不是炎吗?”
绝仙没有说话,只是紧紧的看着苏长卿。
可半晌过后,他无力一叹道:“不知道,除非四剑合一,成就‘古’之巅峰。”
“不然,他身上纠葛的因果,会屏蔽一切。”
陷仙不再说话,只是看向对面的阿弥陀佛。
此时不管苏长卿是不是炎,都不重要了。
重要的是,苏长卿是否可转变阿弥陀佛的想法。
若是能让阿弥陀佛改变,那大陆将会有一位强到恐怖的伙伴。
可若不能
那未来的决战,可能便不仅仅是邪魔了。
……
“长卿,你激怒他干嘛?”
“此人很危险,咱们不如就此离开。”
看到苏长卿这冒险之举,武九龄忍不住传音开口。
“老师,西域对我很重要。”
“我的法,需要传道众生,借众生之力,完善自身法则。”
苏长卿无奈道:“新法的传承太难,只有推翻一方道统,我的法才可令人接受。”
“西域,这是我唯一的机会。”
他当然知道阿弥陀佛很强,若无必要,他也不想招惹对方。
可他前行的路,涉及道统之争,而他本身便有‘大乘佛法’教义在身。
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若是错过,他还不知道要等多久。
因此,即便知道危险,他也要试一试!
“新法?传道众生?”
武九龄闻言眼中露出震撼。
他还是第一次知道,苏长卿要走的路。
更为对方道路的艰难,而感到骇然。
何为新法?
天下三千大道相同,但修炼方法不一样。
新法,便是要推翻‘神体、神灵、神相、神法、神则’这一条完整掌控法则的体系。
苍炎大陆修行至今,这套体系已经根深蒂固,几乎没人能动摇。
如今若是新法出现,那和异端没什么两样,甚至比邪魔还要可怕!
因为,这是在动摇大陆的修行根基!
天下所有道统,没人会同意此事!
“传道众生,还要推行新法”
武九龄苦笑呢喃,“这是一条死路啊,你如何能走的通?”
“除非.”
不知想到了什么,武九龄眸光一闪,转头看向远方天地。
“除非.有一片.新的天地。”
想到这武九龄看了苏长卿一眼,而后垂眉沉思起来。
……
天地一片安静,阿弥陀佛静立良久,而后一步来到苍穹之上盘膝坐下。
他平静的目光看向苏长卿,“可否赐教?”
此话落下,灵山、西域无尽佛修,无不骇然色变。
这是要.论道?
堂堂阿弥陀佛,众佛之祖,竟要和一名区区神法境小修士论道?
这一幕,别说是西域佛修,就算是苏南和武九龄等人都面露惊色。
“长卿.还会佛法?”
苏南忍不住问道。
“应该.会吧。”
武九龄不确定的呢喃道:“当初在小仙宗,佛峰峰主给过长卿不少佛门秘籍。”
一旁的苏南和在场众人闻言都是嘴角微抽。
拿佛峰峰主给的秘籍.去和佛祖论道?
这怎么看都感觉不靠谱,怕是那峰主亲自来了,见到阿弥陀佛都得跪下。
“看看吧,情况不对,管他是什么佛不佛祖,打了再说!”
苏南眼神一狠,握紧了手中长枪。
大苍枪闪烁幽暗光芒,似乎随时准备爆射而去。
……
上空,阿弥陀佛和苏长卿两人相对而坐。
两人的形象有着天大的差距。
阿弥陀佛所在身后,佛光氤氲如汪洋大海,如身负金轮佛光普照。
而苏长卿所在清风云淡,没有丝毫出奇。
西域无尽佛修全部瞩目,看向苏长卿的目光中有不屑、有怒火。
“敢和佛祖论道,不知死活!”
这似乎是大多佛修的心中所想。
‘佛’之一字在西域,比天地还要重。
然而,相比于其他佛修的轻视,阿弥陀佛却没有任何大意。
他修整衣衫,神情平静肃穆,看向苏长卿的目光如看一位同等的存在。
“道有万千,佛却只有一个,我的佛,乃是阿弥陀佛。”
论道,讲法,第一句话便是阐述跟脚家门。
可以看出,阿弥陀佛对此次论道十分重视。
“道无穷,法无尽,佛本是道,又何来只有‘佛一人’之说?”
苏长卿盘膝而坐,似乎丝毫没有受到‘阿弥陀佛’境界、身份的影响。
他姿态轻松惬意,神色无悲无喜,好似是在面对一个平等的生灵,含笑开口,
“一个人的佛,路太窄,只得小乘。”
“而众生皆佛,才是堂皇大道,此谓大乘!”
此时下方,西域无尽佛修都在仰望那论道的两尊.佛。
而谁也没想道,这才刚刚开始,阿弥陀佛便落了下风。
一个小乘一个大乘,自佛的根源跟脚说起,便有了差距。
然而,修佛无数岁月的阿弥陀佛,可不会如此便动摇心中坚持。
他缓缓开口,如真佛诵经讲道:
“我之佛法,以四圣谛为根,苦、集、灭、道,让众生认清世间疾苦,知晓苦之根源。”
“从而斩断烦思,证得阿罗汉果味,勘破生死轮回,得以超脱。”
苏长卿识海翻滚,古老的记忆一一涌现,
“佛者,不为自身求安乐,但愿众生得离苦。”
“菩萨发菩提心,行六度万行,历经无数劫,助众生皆成佛,入红尘、勘生死、助世人,方乃大乘!”
下方佛修无数,他们本对阿弥陀佛有着绝对的信心和虔诚。
可当苏长卿话音落下,无数佛修却呆立当场。
不为自身求安乐,但愿众生得离苦.
佛门常说,我佛慈悲,可若慈悲具像,似乎.大乘佛法才是真正的慈悲为怀。
而小乘的慈悲,是只有对自己,对佛的慈悲。
这一刻,‘狭隘’‘小乘’几个字眼,让众人有了新的体会。
“个人超脱已不易,普度众生何其难?”
“为何不专注自身,待自身解脱,再去度化他人?”
阿弥陀佛神色中带着不解,说是再论道,却更多的像是再询问,渴求一个答案。
“你又如何知,度化他人,不是自身的修行?”
苏长卿的一句话,让阿弥陀佛顿时愣在了原地。
“入红尘,勘万劫,助世人、得正果。”
“你相助的每个人,化解的每一个劫难,自己难道不是在经历吗?”
“你助众生,众生助你,那经历的每一个劫难,难道不是你在勘破自己心魔,磨砺自己的修行?”
苏长卿看向阿弥陀佛,双手合十笑道:
“佛应着眼众生,而不是自身一隅。”
“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,佛的心胸应该宽阔无际,慈悲世人。”
嗡!
苏长卿的话似乎蕴含天道至理。
本身无异象的他,身后倏然浮现一缕缕无比精纯的佛意。
那些佛意幻化无尽生灵,落在苏长卿身后,一个个双手合十,面带感激。
西域无数佛修见到这一幕都是一愣。
那些虚幻的身影中,有很多他们熟悉的存在。
那是在追寻佛的道路上,被西域金沙吞噬的苦行之人。
今日苏长卿的佛道真理,让他们彻底清醒,明白了什么才是佛。
以往,西域大地上的苦行僧,一个个虽然虔诚,但都是面露悲苦。
而如今,苏长卿身后的僧人同样虔诚。
可神色中弥漫的,却没有丝毫苦涩,反而是充满恬静、安宁的笑容。
灵山上诸多高僧见到这一幕都呆在了原地。
为何踏上西域的苦行之人,大多面色悲苦?
因为那些人,正因为遇到了各种‘劫’,才来佛门寻找超脱,解救之法。
可灵山是怎么做的?
他们并未帮助任何一人,反而以无尽沙海作为考验。
在众生‘劫’之上,又增加了诸多苦难。
因为佛说过,只有勘破苦难,认知苦难,才可超脱出去。
以往佛修对此视为至理,坚信不疑。
可如今看到苏长卿身后,那一缕缕执念化为的精纯佛意。
他们脑海倏然升起一个可怕的念头。
佛.真的就是对的吗?
真正的佛,不应该是像苏长卿说讲那样,救助世人,以慈悲为怀吗?
大乘佛法,入世救人,以身应劫,磨砺己身,利己利他。
小乘佛法,认知苦难,制造苦难,勘破苦难,损人利己。
这两者的目的都是超脱,都是成佛。
可一个是狭隘的自身佛,一个是救助世间的众生佛。
两者.谁才是对?
西域无数佛修鸦雀无声,他们心中对于‘佛’的理念。
多年来第一次受到剧烈的冲击。
而这一点,也被阿弥陀佛清晰感知到。
苏长卿的佛道之言,已经动摇了他的根本。
换做他人,早已就地格杀,怎还会继续论道?
然而,阿弥陀佛却好似没有察觉一般,依旧在垂眉沉思。
他在理解大乘佛法的奥义,和自己说修的小乘佛法一一应对。
“众生根性不一,善恶难辨,又该如何度化?”
“当以慈悲为怀,以智为引,以佛法精妙义理点化。”
“小乘佛法注重持戒,严守戒律条纹,此法可对?”
“持戒自无不可,但更应以菩提心为根,只要发心纯正,也当为大成”
阿弥陀佛和苏长卿两人高坐天穹,精讲佛法奥义。
不过,两人的话自一开始的论道,慢慢成为阿弥陀佛的请教。
苏长卿精妙的佛法奥义令西域佛国震荡,直至最后,一颗巨大的菩提古树,浮现在其身后。
浩瀚的佛韵冲天,苏长卿的声音逐渐好大。
他自开始的风轻云淡,一直到如今,好似成为真正的佛。
此次论道讲了好久,转眼三天而过。
这时的苏长卿佛光冲天,造化玉碟上的‘佛’道法则,早已不知何时走到了圆满。
而对面的阿弥陀佛,脸上的神色很复杂。
有喜、有怨、有不甘、有犹豫,两种佛法真意,不断自他心底交织碰撞。
当过了良久,阿弥陀佛才悄然起身。
他看向苏长卿,双手合十躬身而拜,“讲道之恩,铭记于心。”
以前阿弥陀佛一直不懂,炎所说的走错了路,到底错在了哪儿。
而如今.
他彻底明白了!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