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54章 钢铁产业的投资
第754章钢铁产业的投资
苏伊士运河的开通,标志着航运公司的黄金时代没落,整个80年代,航运市场的价格都不会很好,这里面还有另外一个原因:全球能够造船的公司越来越多,特别是亚洲区域;
直到90年代,亚洲经济发展火热,带动了几十亿人的需求,东南亚又是处处岛国,物流都依赖航运,同时第三次石油危机之后,老美彻底掌握石油,使得石油价格下跌,这使得不仅仅石油运输量暴涨,低成本的石油也导致各种运输成本降低。
可即使如此,90年代的航运也比不上67-74年这一波,甚至还差的很远,可以说,航运时代未来还会有波峰,但再也没有这样的黄金机遇了;
对比于香港地产的一路高歌,就差的更远了,甚至还比不过东南亚部分国家的地产市场;
不过作为全球贸易的根基,以及每一笔船只订单都能左右上万人就业,杨文东还是准备继续认真经营航运业的,且自己知道波峰波谷的时间,完全也是能从中获取不小利润的,比如扩张船队的最佳时间,其实就是80年代,因为这段时间,日本、湾湾的造船公司,几乎都停工了。
眼下时间还早,暂时维持着现有规模就行了,认真的在集装箱领域发展,也能促进集装箱的需求,一举多得;
待二人走后,杨文东便带着长兴实业的魏泽涛,来到了葵涌,不远处,大量的货柜堆成了一座座小山,正准备着出海。
“香港的出口贸易,还真是不错啊。”杨文东也是很少看到这样的场景。
魏泽涛回道:“是的,最近半年,海外经济逐步从石油危机中恢复过来,海外的订单也逐渐增加,香港的工厂也忙起来了,我们的货柜码头,自然也忙,连我手上的集装箱柜子,也开始来不及生产,现在都准备建第四个分厂了。”
杨文东点点头道:“嗯,集装箱的生意要好好掌控住,这个市场未来几乎是无限大的,全球贸易的根基,就是需要集装箱,只要这一点你做好了,那长兴实业就凭借这一个项目,就能成为全球级别的大公司。”
魏泽涛也同意道:“是的,我们集团如今很多的产品都快要专利到期了,便利贴、拉杆箱、粘钩这些,基本上都是要与全球很多公司进行竞争了。”
“嗯,专利有效期的确比不了版权啊。”杨文东也都觉得颇为可惜,道:“不过我们已经有了规模与渠道优势,就算不能垄断了,也可以继续掌控一定的市场;
不过未来长兴实业的核心,还是要认真的做好供应链,只要这一块做强了,那终端产品成本也低,还有我们也可以给其他人供货。”
早年长兴实业起家是靠着杨文东的一些前世小创意,但这种创意数量本身就不多,且能够做到规模很大的也很少,到了60年代末,基本上就没什么新玩意了;
长兴实业的发展规划,也从创意型转向专业规模化发展,分别在造纸、纸制品、塑料制品、胶水、集装箱等领域发展,这些虽然都不算什么高科技,但市场需求量足够,有着无限的可能,特别是集装箱,如今也才刚刚开始发展没多久,离全球市场供过于求还早着呢。
“明白。”魏泽涛继续说道:“塑料制品这一块,我们在东南亚已经算是最大一家了,您早先投资的台塑已经成为亚洲第一大塑料生产商,配合起来成本绝对能够控制到最低,所以拉杆箱等塑料产品,我们的成本还是很低的。
造纸这一块,我们在马来、湾湾、新加坡的工厂也充分利用了当地的林业资源,特别是马来西亚,造纸业的规模在亚洲也能排的上号了,欧美的采购量也越来越高,我也准备继续在马来投资新的造纸厂,扩大生产规模;
唯独集装箱这一块,虽然我们的需求量也很高,但问题就在于香港没有炼钢产业,我们的钢锭都是从海外进口的,这一块的成本始终压不下去,也还好现在集装箱需求量大,加上香港人工便宜、位置好,才暂时没什么影响,但长期来看,这个问题还是需要重视的。”
“钢铁?我记得香港也有几家钢铁厂的吧?”杨文东问道。
前世内地,很多人都感觉钢铁很便宜,一些钢制品也不贵,但这些,其实是全球第一大工业国内部的成果;一年十亿吨以上的钢铁产量,让钢铁成为了白菜价。
可在这个时代,钢铁的价格还是很贵的,钢厂,仍然是暴利行业,也是很多发达国家的核心产业。
也就是说,买来的钢材,与实际成本差距极大,这跟前世的内地是完全不一样的。
魏泽涛摇头道:“这些小钢厂,都是做废钢回收再冶炼的,质量不行,别说我们集装箱,就是香港的一些制造业与建筑行业主体钢筋,都用不了这种钢材,这些钢材只能用于一些建筑边角料。”
杨文东听完后又问道:“你不会是想在香港建一条钢铁生产线吧?炼钢?”
魏泽涛摇头道:“不是在香港,而是在湾湾,香港缺水、有时候还缺电,炼钢是肯定不行的,但湾湾可以,我们可以在湾湾建一个小型钢铁厂,然后自己做出来钢锭,再运到香港,这样一来,成本必然能降低很多;
本身我们集团内部,集装箱一年就十几万产量,算上废弃材料,一年就需要四五十万吨钢铁,香港内部的其他产业也需要足够的钢铁,这些总需求量就是百万吨了,建个钢厂足够了。”
“建筑行业的钢材主要是在国内生产吧?”杨文东又问道。
“对,主要是华润提供的,杨生是不想与国内竞争?”魏泽涛小心问道,这个话题的确比较敏感。
杨文东摇摇头道:“那倒不是,只是先了解一下,湾湾那边你派人去考察了没?”
魏泽涛道:“已经去过了,我觉得在高雄市就不错,高雄本身就有湾湾自己的大型钢铁厂,各种配套都有,附近还有钢厂,需求量也大,港口也比较完善;
如果我们的钢厂建在那里,那以后运输都不需要专业轮船,跟屈臣氏一样,专门有一辆几千吨的小船,来回跑就行,那这运输成本都能降低不少了。”
“投资一座钢厂,这成本可不低啊,预算多少?”杨文东接着问道;
这个时代钢厂还是技术含量特别高的,看前世内地投资宝钢了80亿美元,就足以说明了,虽然这里面也有一些其他因素.
魏泽涛回道:“湾湾那边的钢铁厂,年产150万吨钢铁,总投资12亿美元,包含炼焦、烧结、高炉、转炉、轧钢;
我的想法是,我们先投资一个年产30万吨的钢厂,按比例来看需要2.4亿美元;
不过正因为高雄市那边有完善的钢铁厂,所以前期的很多产业我们可以不做,比如我们可以开始只做轧钢,原材料从湾湾钢厂买就行了,等这个工厂有盈利了,我们再一步一步的往前走。”
“动不动就是上亿美元,真的是”杨文东无奈的摇摇头;
重工业的投资实在是太巨大了,大到连今天的他都有些觉得受不了,这上亿美元的资金,如果投在香港地产市场,未来几十年就能变成几十亿甚至百亿。
魏泽涛接着说道:“杨生,看起来是上亿美元,但按照我的规划,第一期只需要6000万美元,而且大部分资金也是可以走银行的,所以起始资金,我们长兴实业的集装箱分公司就能自己搞定;
虽然投资很大,可从长远考虑,如果想在集装箱行业做大做强,建自己的钢厂也是必须的,不然大部分利润都被钢厂赚走了,而且全球其他地方,很多钢厂也自己做集装箱了,这个技术含量并不高,与他们这些产业链完善的竞争,我们这边没有优势啊。”
集装箱的技术含量其实不低,但对于一家大型钢铁厂来说,想做并不难。
杨文东想了想,问道:“嗯,你说的也有道理,这该投资还是要投资的。”
产业链的完善,是长期运营的根本,前世很多企业能够存活几十年甚至百年,就是因为从早期有了一点成绩后,就开始开拓前端产业链。
如果自己是造汽车的,那搞定三大件就行了,不会参与什么钢铁业,但集装箱产业,核心供应就是钢材,在这个钢材昂贵的时代,全部依赖采购还需要进口,那的确不太行,等以后市场进入存量时代,必然很危险。
魏泽涛笑道:“我已经做好投资预算了,等会杨生可以去您办公室看一看。”
“嗯,行。”杨文东又问道:“那你有没有考虑过其他因素,华美建交之后,湾湾那边可是有点.”
华美建交之后,全球多个国家与内地建交,而与内地建交的代价,自然就是
现在这个时候还没什么大问题,但等内地改开之后,香港这边的商业与娱乐业就成为两边争夺的重点了。
魏泽涛回道:“考虑过,所以我准备再拉拢一些美国资本进来,比如您的朋友巴菲特,哪怕只有一点美国资本,或者欧洲资本,那就应该安全多了。”
“巴菲特的确可以,但既然引入美国资本了,为何不考虑引入美国钢铁产业的资本,这样还能获得一些技术,不更好吗?”杨文东反问道。
这个时代美国的钢铁企业还是很强的,虽然被日本吊打且还需要美国政府出台保护政策,但那也是因为小日本的卷,导致成本低,容易抢走市场,就技术来说,美国钢铁还是很厉害的。
魏泽涛道:“这我也想过,可是我不认识美国的钢铁厂,而且引入这种股东,我怕对方会反客为主,这样就麻烦了。”
“美国钢厂?我好像还也不认识,这样吧,我晚上会电话巴菲特,他应该认识,让他从中间做个介绍。”杨文东思考片刻后道:“反客为主的事不用担心,我们给一点股份就行了,顺便也能买点技术。”
“或者他们有一些不是很旧的二手设备,只要能用就行,这样也能降低我们的成本。”魏泽涛突然说道;
他也知道这个投资太大了,老板都有些犹豫,用二手的也不是不行,只要能够造出钢材就行;
只要未来证实这个产业链可持续发展,那再购买新设备也不是问题。
杨文东笑了笑道:“行吧,都这样了,那就试试吧,你也让林尤沺在美国打听一下,看看有没有类似机会。”
重工业的投资,一般都是国家资本参与的,私人资本很少有愿意的,比如新加坡,就在去年成立了淡马锡,由国家控股,然后投资一些基础重工业,这也是未来新加坡能够保住自己工业的核心因素。
可惜,这个是完全独资的,杨文东也插不了手,要不然能投资一点也好。
以自己的财力,投资少数自己需求的重工业,倒也没问题,虽然性价比肯定不如地产金融,可自己想在工业领域做大做强,这也是必须的。
一方面自己的集装箱产业可以说是绝对依赖于钢材,跟拉杆箱依赖于塑料一样,另外一方面,自己以后规模大了,家电产业甚至未来自己规划的汽车产业,也是需要大量钢材的;
在这个钢材昂贵的时代,需求量太高,那本身自己就是市场,也就可以维持一个小钢厂需求订单了,只要有了这样的一个开始,便可以逐步发展,而只要有良性循环,那甚至都不需要自己垫付多少资金,银行可以付出大部分;
如此一来,也就不会影响自己在地产金融或者其他方面的投资了。
唯一可惜的是,未来国内改开后,对钢铁产业的控制非常严格,外资没办法参与,虽然港资特殊一点,但他也不能绝对将全部鸡蛋放入这个笼子里,且从时间方面来说,自己公司现在就需要,改开前期又不可能大投资,那现在在湾湾小试身手,也不是太大问题。
ps:求月票
(本章完)
苏伊士运河的开通,标志着航运公司的黄金时代没落,整个80年代,航运市场的价格都不会很好,这里面还有另外一个原因:全球能够造船的公司越来越多,特别是亚洲区域;
直到90年代,亚洲经济发展火热,带动了几十亿人的需求,东南亚又是处处岛国,物流都依赖航运,同时第三次石油危机之后,老美彻底掌握石油,使得石油价格下跌,这使得不仅仅石油运输量暴涨,低成本的石油也导致各种运输成本降低。
可即使如此,90年代的航运也比不上67-74年这一波,甚至还差的很远,可以说,航运时代未来还会有波峰,但再也没有这样的黄金机遇了;
对比于香港地产的一路高歌,就差的更远了,甚至还比不过东南亚部分国家的地产市场;
不过作为全球贸易的根基,以及每一笔船只订单都能左右上万人就业,杨文东还是准备继续认真经营航运业的,且自己知道波峰波谷的时间,完全也是能从中获取不小利润的,比如扩张船队的最佳时间,其实就是80年代,因为这段时间,日本、湾湾的造船公司,几乎都停工了。
眼下时间还早,暂时维持着现有规模就行了,认真的在集装箱领域发展,也能促进集装箱的需求,一举多得;
待二人走后,杨文东便带着长兴实业的魏泽涛,来到了葵涌,不远处,大量的货柜堆成了一座座小山,正准备着出海。
“香港的出口贸易,还真是不错啊。”杨文东也是很少看到这样的场景。
魏泽涛回道:“是的,最近半年,海外经济逐步从石油危机中恢复过来,海外的订单也逐渐增加,香港的工厂也忙起来了,我们的货柜码头,自然也忙,连我手上的集装箱柜子,也开始来不及生产,现在都准备建第四个分厂了。”
杨文东点点头道:“嗯,集装箱的生意要好好掌控住,这个市场未来几乎是无限大的,全球贸易的根基,就是需要集装箱,只要这一点你做好了,那长兴实业就凭借这一个项目,就能成为全球级别的大公司。”
魏泽涛也同意道:“是的,我们集团如今很多的产品都快要专利到期了,便利贴、拉杆箱、粘钩这些,基本上都是要与全球很多公司进行竞争了。”
“嗯,专利有效期的确比不了版权啊。”杨文东也都觉得颇为可惜,道:“不过我们已经有了规模与渠道优势,就算不能垄断了,也可以继续掌控一定的市场;
不过未来长兴实业的核心,还是要认真的做好供应链,只要这一块做强了,那终端产品成本也低,还有我们也可以给其他人供货。”
早年长兴实业起家是靠着杨文东的一些前世小创意,但这种创意数量本身就不多,且能够做到规模很大的也很少,到了60年代末,基本上就没什么新玩意了;
长兴实业的发展规划,也从创意型转向专业规模化发展,分别在造纸、纸制品、塑料制品、胶水、集装箱等领域发展,这些虽然都不算什么高科技,但市场需求量足够,有着无限的可能,特别是集装箱,如今也才刚刚开始发展没多久,离全球市场供过于求还早着呢。
“明白。”魏泽涛继续说道:“塑料制品这一块,我们在东南亚已经算是最大一家了,您早先投资的台塑已经成为亚洲第一大塑料生产商,配合起来成本绝对能够控制到最低,所以拉杆箱等塑料产品,我们的成本还是很低的。
造纸这一块,我们在马来、湾湾、新加坡的工厂也充分利用了当地的林业资源,特别是马来西亚,造纸业的规模在亚洲也能排的上号了,欧美的采购量也越来越高,我也准备继续在马来投资新的造纸厂,扩大生产规模;
唯独集装箱这一块,虽然我们的需求量也很高,但问题就在于香港没有炼钢产业,我们的钢锭都是从海外进口的,这一块的成本始终压不下去,也还好现在集装箱需求量大,加上香港人工便宜、位置好,才暂时没什么影响,但长期来看,这个问题还是需要重视的。”
“钢铁?我记得香港也有几家钢铁厂的吧?”杨文东问道。
前世内地,很多人都感觉钢铁很便宜,一些钢制品也不贵,但这些,其实是全球第一大工业国内部的成果;一年十亿吨以上的钢铁产量,让钢铁成为了白菜价。
可在这个时代,钢铁的价格还是很贵的,钢厂,仍然是暴利行业,也是很多发达国家的核心产业。
也就是说,买来的钢材,与实际成本差距极大,这跟前世的内地是完全不一样的。
魏泽涛摇头道:“这些小钢厂,都是做废钢回收再冶炼的,质量不行,别说我们集装箱,就是香港的一些制造业与建筑行业主体钢筋,都用不了这种钢材,这些钢材只能用于一些建筑边角料。”
杨文东听完后又问道:“你不会是想在香港建一条钢铁生产线吧?炼钢?”
魏泽涛摇头道:“不是在香港,而是在湾湾,香港缺水、有时候还缺电,炼钢是肯定不行的,但湾湾可以,我们可以在湾湾建一个小型钢铁厂,然后自己做出来钢锭,再运到香港,这样一来,成本必然能降低很多;
本身我们集团内部,集装箱一年就十几万产量,算上废弃材料,一年就需要四五十万吨钢铁,香港内部的其他产业也需要足够的钢铁,这些总需求量就是百万吨了,建个钢厂足够了。”
“建筑行业的钢材主要是在国内生产吧?”杨文东又问道。
“对,主要是华润提供的,杨生是不想与国内竞争?”魏泽涛小心问道,这个话题的确比较敏感。
杨文东摇摇头道:“那倒不是,只是先了解一下,湾湾那边你派人去考察了没?”
魏泽涛道:“已经去过了,我觉得在高雄市就不错,高雄本身就有湾湾自己的大型钢铁厂,各种配套都有,附近还有钢厂,需求量也大,港口也比较完善;
如果我们的钢厂建在那里,那以后运输都不需要专业轮船,跟屈臣氏一样,专门有一辆几千吨的小船,来回跑就行,那这运输成本都能降低不少了。”
“投资一座钢厂,这成本可不低啊,预算多少?”杨文东接着问道;
这个时代钢厂还是技术含量特别高的,看前世内地投资宝钢了80亿美元,就足以说明了,虽然这里面也有一些其他因素.
魏泽涛回道:“湾湾那边的钢铁厂,年产150万吨钢铁,总投资12亿美元,包含炼焦、烧结、高炉、转炉、轧钢;
我的想法是,我们先投资一个年产30万吨的钢厂,按比例来看需要2.4亿美元;
不过正因为高雄市那边有完善的钢铁厂,所以前期的很多产业我们可以不做,比如我们可以开始只做轧钢,原材料从湾湾钢厂买就行了,等这个工厂有盈利了,我们再一步一步的往前走。”
“动不动就是上亿美元,真的是”杨文东无奈的摇摇头;
重工业的投资实在是太巨大了,大到连今天的他都有些觉得受不了,这上亿美元的资金,如果投在香港地产市场,未来几十年就能变成几十亿甚至百亿。
魏泽涛接着说道:“杨生,看起来是上亿美元,但按照我的规划,第一期只需要6000万美元,而且大部分资金也是可以走银行的,所以起始资金,我们长兴实业的集装箱分公司就能自己搞定;
虽然投资很大,可从长远考虑,如果想在集装箱行业做大做强,建自己的钢厂也是必须的,不然大部分利润都被钢厂赚走了,而且全球其他地方,很多钢厂也自己做集装箱了,这个技术含量并不高,与他们这些产业链完善的竞争,我们这边没有优势啊。”
集装箱的技术含量其实不低,但对于一家大型钢铁厂来说,想做并不难。
杨文东想了想,问道:“嗯,你说的也有道理,这该投资还是要投资的。”
产业链的完善,是长期运营的根本,前世很多企业能够存活几十年甚至百年,就是因为从早期有了一点成绩后,就开始开拓前端产业链。
如果自己是造汽车的,那搞定三大件就行了,不会参与什么钢铁业,但集装箱产业,核心供应就是钢材,在这个钢材昂贵的时代,全部依赖采购还需要进口,那的确不太行,等以后市场进入存量时代,必然很危险。
魏泽涛笑道:“我已经做好投资预算了,等会杨生可以去您办公室看一看。”
“嗯,行。”杨文东又问道:“那你有没有考虑过其他因素,华美建交之后,湾湾那边可是有点.”
华美建交之后,全球多个国家与内地建交,而与内地建交的代价,自然就是
现在这个时候还没什么大问题,但等内地改开之后,香港这边的商业与娱乐业就成为两边争夺的重点了。
魏泽涛回道:“考虑过,所以我准备再拉拢一些美国资本进来,比如您的朋友巴菲特,哪怕只有一点美国资本,或者欧洲资本,那就应该安全多了。”
“巴菲特的确可以,但既然引入美国资本了,为何不考虑引入美国钢铁产业的资本,这样还能获得一些技术,不更好吗?”杨文东反问道。
这个时代美国的钢铁企业还是很强的,虽然被日本吊打且还需要美国政府出台保护政策,但那也是因为小日本的卷,导致成本低,容易抢走市场,就技术来说,美国钢铁还是很厉害的。
魏泽涛道:“这我也想过,可是我不认识美国的钢铁厂,而且引入这种股东,我怕对方会反客为主,这样就麻烦了。”
“美国钢厂?我好像还也不认识,这样吧,我晚上会电话巴菲特,他应该认识,让他从中间做个介绍。”杨文东思考片刻后道:“反客为主的事不用担心,我们给一点股份就行了,顺便也能买点技术。”
“或者他们有一些不是很旧的二手设备,只要能用就行,这样也能降低我们的成本。”魏泽涛突然说道;
他也知道这个投资太大了,老板都有些犹豫,用二手的也不是不行,只要能够造出钢材就行;
只要未来证实这个产业链可持续发展,那再购买新设备也不是问题。
杨文东笑了笑道:“行吧,都这样了,那就试试吧,你也让林尤沺在美国打听一下,看看有没有类似机会。”
重工业的投资,一般都是国家资本参与的,私人资本很少有愿意的,比如新加坡,就在去年成立了淡马锡,由国家控股,然后投资一些基础重工业,这也是未来新加坡能够保住自己工业的核心因素。
可惜,这个是完全独资的,杨文东也插不了手,要不然能投资一点也好。
以自己的财力,投资少数自己需求的重工业,倒也没问题,虽然性价比肯定不如地产金融,可自己想在工业领域做大做强,这也是必须的。
一方面自己的集装箱产业可以说是绝对依赖于钢材,跟拉杆箱依赖于塑料一样,另外一方面,自己以后规模大了,家电产业甚至未来自己规划的汽车产业,也是需要大量钢材的;
在这个钢材昂贵的时代,需求量太高,那本身自己就是市场,也就可以维持一个小钢厂需求订单了,只要有了这样的一个开始,便可以逐步发展,而只要有良性循环,那甚至都不需要自己垫付多少资金,银行可以付出大部分;
如此一来,也就不会影响自己在地产金融或者其他方面的投资了。
唯一可惜的是,未来国内改开后,对钢铁产业的控制非常严格,外资没办法参与,虽然港资特殊一点,但他也不能绝对将全部鸡蛋放入这个笼子里,且从时间方面来说,自己公司现在就需要,改开前期又不可能大投资,那现在在湾湾小试身手,也不是太大问题。
ps:求月票
(本章完)